8月18日,近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央视财经《对话》栏目中,首次公开了鸿蒙操作系统生态建设的最新进展。他明确表示,鸿蒙生态将在2024年底实现与安卓、iOS生态的全面看齐,标志着这款国产操作系统正式进入全球移动生态竞争的核心赛道。
余承东强调,鸿蒙系统采用“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架构设计,尽管首次迁移至新系统需克服技术门槛,但一旦完成适配,开发效率将显著提升。以鸿蒙版微信为例,该应用基于全新架构重构,未来在跨设备协同、响应速度等方面将展现更高效率。这一特性得益于鸿蒙系统超1.3亿行的代码积累——其中大部分由华为自主研发,剩余部分来自开源生态合作伙伴的贡献。华为六年累计投入超百亿元研发资金,每年动用超万名工程师参与开发,如此庞大的资源投入在操作系统领域极为罕见。
针对开发者生态,余承东透露华为2024年已投入近百亿元资金支持开发者迁移至鸿蒙平台,并通过“鸿蒙日日新红包”等激励措施提升用户活跃度。数据显示,鸿蒙用户规模从零突破百万级经历了艰难过程,但短短数月内便跃升至千万级,预计用户增长速度将持续加快。更值得关注的是,鸿蒙系统已实现全面开源,其应用场景不仅限于华为设备,更延伸至矿山、医疗、航天等工业领域,形成跨行业技术融合的独特优势。
在设备覆盖层面,华为正推进旗下设备全面切换至鸿蒙单框架系统,通过实际使用体验建立市场口碑。余承东提出“三分天下必有其一”的战略目标,强调鸿蒙不仅要服务中国终端市场,更将走向全球。当前,全球已有超220万开发者加入鸿蒙生态,开发出超过90万个应用,覆盖18个垂直行业。这种跨终端、跨场景的渗透能力,使鸿蒙成为继安卓、iOS之后,最具潜力的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
技术突破方面,鸿蒙系统通过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实现设备间无缝协同,例如手机与车机的算力共享、PC与平板的跨屏编辑等场景已落地商用。其微内核架构设计更将系统安全性提升至新高度,获得CC EAL 6+国际安全认证,成为全球首个通过该认证的通用操作系统。这些特性使得鸿蒙在工业物联网、智能汽车等高要求领域获得青睐,例如中国一汽已基于鸿蒙开发车载操作系统,实现导航、娱乐等功能的跨设备流转。
市场分析认为,鸿蒙生态的快速扩张得益于三重驱动:华为手机业务的回暖提供终端基础,国家政策对自主操作系统的支持创造发展环境,以及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增量需求。随着Mate 60系列等旗舰机型热销,鸿蒙系统装机量持续攀升,预计2024年底市场份额将突破15%。余承东表示,华为将持续开放原子化服务能力,降低开发者接入门槛,未来三年计划再投入500亿元用于生态建设,目标在2027年前实现鸿蒙生态全球市场份额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