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消息,科技市场分析机构Canalys发布报告称,2026年将成为折叠屏智能手机市场的“转折点”,全球出货量预计同比激增51%,并持续带动2027年的市场动能。尽管2025年全球折叠屏出货量仍将维持在1520万台左右,但市场竞争加剧、翻盖式机型价格下探及市场教育成效显现,将推动2026年市场进入快速增长期。
Canalys认为,2026年折叠屏市场的增长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翻盖式机型价格下探,随着技术成熟与规模化生产,翻盖式折叠屏的成本逐步降低,价格将更接近普通旗舰手机,吸引更多中高端用户尝试;二是市场教育成效,经过近年厂商的宣传与产品迭代,消费者对折叠屏的接受度提升,“折叠屏=高端、创新”的认知逐渐强化,推动需求增长。
为抓住2026年的增长机遇,各大厂商已提前布局产品矩阵,覆盖多种折叠形态与用户需求:
- 华为:计划在2026年上半年推出三款折叠屏新机,包括Pura X系列迭代(阔折叠形态,强化AI交互与生产力)、nova Flip升级版(小折叠,聚焦年轻用户与时尚设计)及Pocket系列新款(竖折叠,提升性能与外屏实用性)。其中,Pura X迭代机型可能采用14:10特殊屏幕比例,对标苹果折叠屏传闻方案,强化生产力场景体验。
- 三星:考虑在2026年下半年新增方形内屏折叠机型(内屏比例接近18:18),丰富产品线以应对苹果折叠屏的竞争;同时,TriFold“三折叠”机型的迭代款也可能在2026年推出,进一步拓展折叠形态的多样性。
- 苹果:预计2026年推出首款折叠屏iPhone,采用书本式大折叠设计(内屏7.58~7.79英寸,外屏5.5英寸左右),搭载液态金属铰链与屏下技术,起售价约15999元人民币(国行版),瞄准高端市场。苹果的入局将借助iOS生态的号召力,加速折叠屏应用的优化进程。
Canalys指出,折叠屏的核心价值在于技术展示与差异化竞争,尽管当前出货量仍属小众(占全球手机市场低个位数比例),但却是品牌实现高端化的必要条件。为此,厂商需聚焦两点:一是优化交互方式,提升折叠屏的生产力场景体验(如多任务处理、PC级应用适配),让用户感受到“折叠屏=更高效”;二是降低价格门槛,通过促销、分期付款等方式,让潜在用户更易尝试,同时建立完善的试用机制(如7天无理由退换),减少用户的购买顾虑。
Canalys预测,2026年全球折叠屏出货量将达到2340万台,2027年进一步增长至3140万台。尽管当前折叠屏仍面临“厚重”“折痕”等问题,但随着技术进步(如更薄的铰链、更耐用的屏幕),这些问题将逐步解决。此外,厂商的持续投入(如华为的“全形态覆盖”、苹果的“生态协同”)将推动折叠屏从“尝鲜产品”向“主流选择”过渡。
综上,2026年将是折叠屏智能手机市场的“关键一年”,厂商需通过产品创新与市场策略,抓住增长机遇,推动折叠屏从“小众”走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