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于当地时间2025年10月22日宣布实现量子计算重磅突破,其Willow量子芯片首次完成了传统计算机无法完成的任务,运算速度约为传统超级计算机的13000倍。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谷歌的量子计算研究团队利用Willow量子芯片,成功运行了“量子回声”(Quantum Echoes)算法,测量了二阶无序时序关联函数(OTOC(2))的干涉效应,揭示了经典计算机无法有效复现的量子行为,这是历史上首次有量子计算机成功运行可验证的、超越超级计算机的算法。
若在目前全球排名第一的经典计算机Frontier上执行此计算,大约需要3.2年,而谷歌的量子设备仅用时两个多小时,速度提升了约13000倍。
研究人员向量子系统发送一个精心设计的信号,扰动其中一个量子比特,然后精确地逆转信号的演化过程,并“聆听”返回的“回声”。量子回声通过“相长干涉”现象得到放大,使得测量过程具备极高的灵敏度。
在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的原理验证实验中,谷歌在Willow芯片上运行“量子回声”算法,对两个分子(分别包含15个原子和28个原子)进行了研究。量子计算机得出的结果与传统核磁共振技术的结果一致,且揭示了传统核磁共振通常无法获取的信息,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这一突破标志着量子计算从理论和实验探索,向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工具迈出了重要一步,为量子计算在医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真实世界应用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