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Q2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量同比增13% 小米华为苹果居前三
侯煜峰

10月14日。近日,市场研究机构Omdia发布最新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含智能手表、手环等)出货量达4.2亿台,同比增长13%,延续了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的复苏态势。其中,小米、华为、苹果三大品牌占据近六成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前三。

Omdia指出,Q2出货量增长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健康管理需求的持续提升,以及厂商在智能手表与手环上的功能创新。健康监测功能(如心率变异性分析、血氧饱和度追踪、睡眠呼吸质量评估)已成为用户选购的核心考量,约75%的新品重点强化了此类功能。此外,新兴市场(如东南亚、中东)的智能手机用户渗透率提升,带动了配套可穿戴设备的连带销售。

苹果​​以2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主要受益于Apple Watch系列与iPhone的深度生态协同。Q2推出的Apple Watch Ultra 3新增血糖监测功能(需配合第三方医疗认证),进一步巩固其在高端健康监测领域的优势。

华为​​市场份额22%,排名第二。依托HarmonyOS生态,华为Watch 5系列实现了与平板、车机的无缝互联,其TruSeen 5.0+心率监测技术通过国家药监局二类医疗器械认证,医疗级精准度成为核心卖点。

小米​​以19%的份额位列第三,主打“高性价比+全场景覆盖”。Redmi Watch 5系列凭借199元的亲民定价,覆盖学生、老年群体等价格敏感用户,同时支持与小米手机、手环的多设备数据互通,用户粘性显著提升。

Omdia分析,市场增长的关键在于厂商对“硬件+软件+服务”闭环的完善。低功耗芯片(如高通W5 Gen 2)与高精度传感器(如ADI生物传感器)的普及,延长了设备续航(普遍达7-14天),同时提升了数据准确性;AI健康助手功能(如自动识别异常心率并推送预警)成为标配,部分机型已接入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健康数据的跨平台共享;厂商通过与保险公司、健身平台合作,推出“设备+会员服务”套餐,进一步挖掘用户生命周期价值。

Omdia预测,2025年全年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量将达16.8亿台,同比增长11%。未来增长将主要来自两方面:针对儿童(定位+安全监测)、银发族(跌倒检测+用药提醒)、运动爱好者(专业级运动数据追踪)的定制化产品将加速推出;东南亚、拉美等地区智能手机用户基数大但可穿戴设备渗透率不足30%,厂商正通过本地化设计(如支持多语言、适配当地支付方式)抢占份额。

当前,小米、华为、苹果已占据全球近六成市场,但行业竞争并未放缓。Omdia提醒,新兴品牌(如印度Fire-Boltt、东南亚Xiaomi子品牌)正通过低价策略快速崛起,头部厂商需持续加大健康技术研发与生态投入,以巩固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