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消息。阿里巴巴内部渠道确认,将正式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产品。该设备将搭载通义千问大模型及夸克垂类模型,深度整合高德地图、支付宝、淘宝等生态功能,标志着阿里AI to C战略进入消费级硬件落地阶段。
该AI眼镜基础功能覆盖语音助手、实时翻译、会议纪要录制、音乐播放及电话通话,同时通过调用高德地图实现导航指引、支付宝完成扫码支付、淘宝比价购物等高频场景交互。知情人士透露,产品开发过程中高德、支付宝、淘宝等技术团队均参与联调,用户可通过语音指令直接调取生态内服务,例如查询快递进度或完成商旅预订。
在AI能力层面,基础模型采用通义千问实现多模态交互,夸克团队则针对学习、健康管理方向训练专用模型。例如用户可通过眼镜识别物体并获取百科知识,或监测运动数据生成健康报告,相关功能已通过内部测试验证。
据此前爆料消息,硬件采用高通骁龙AR1芯片与恒玄BES2800双芯片架构,支持低功耗运行与端侧AI计算。产品分为两个版本:
标准版:仅保留语音交互、蓝牙通话等基础功能,重量控制在45克以内;
AR显示版(优先发布):集成表面浮雕光栅衍射光波导技术,配备单绿色Micro LED光机模组,等效显示距离3米,支持AR导航提示与信息浮窗。
对比Meta Ray-Ban,该产品在续航(单次使用6小时)、佩戴舒适度(鼻托可调节设计)及本地算力(NPU算力提升30%)方面均有优化。
项目由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主导,负责人宋刚曾主导华为多款旗舰硬件研发,团队整合天猫精灵硬件团队与夸克AI研发力量。此次发布是阿里2024年底调整AI to C业务后的首款终端产品,标志着其从云端AI向端侧智能硬件的战略延伸。
供应链信息显示,光学模组由舜宇光学供应,代工环节由立讯精密承接,整机成本较Meta同类产品降低约20%。价格方面预计低于Meta Ray-Ban的299美元定价,或于8月在国内电商平台首发。
当前AI眼镜市场面临功能单一、生态割裂等瓶颈,Meta Ray-Ban虽累计销量超百万台,但多数产品月活使用率不足15%。阿里通过整合高频生活场景与自研模型,试图破解“尝鲜即闲置”困局。
随着小米、百度、字节跳动等厂商加速布局,2025年下半年或成AI眼镜行业爆发关键节点。行业分析师指出,阿里凭借生态闭环优势,有望在C端市场建立差异化竞争力,但其需解决佩戴美观度与长时间使用舒适性等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