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据科技媒体Digitime、IT之家等报道,苹果折叠屏iPhone项目已进入P1(Prototype 1)原型开发阶段,预计2025年底完成所有原型测试并进入工程验证阶段,目标2026年下半年正式发布。与此同时,苹果已暂停折叠iPad的研发工作,主要因制造难度、成本压力及市场需求不足。
苹果计划通过P1、P2、P3三个原型阶段验证产品可行性,每个阶段持续约两个月。P1阶段由供应链合作伙伴进行小规模试产,随后交由富士康、和硕等代工厂测试量产工艺。若进展顺利,2025年底将完成所有原型开发,并进入工程验证测试(EVT)阶段。
据爆料,苹果折叠屏采用左右对开式折叠设计,折叠后外屏约5.5英寸,展开后内屏7.8英寸预计搭载A19芯片,支持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后置双4800万像素摄像头,取消Face ID改用侧边Touch ID。
苹果曾探索折叠iPad设计,但因以下挑战暂停研发:
- 技术瓶颈:柔性屏幕与铰链技术尚未成熟,折叠状态下厚度控制困难,且屏幕折痕难以消除。
- 成本过高:折叠组件(如UTG玻璃、钛合金框架)导致制造成本较传统iPad增加40%以上,预计售价将突破2000美元,市场接受度存疑。
- 需求疲软:全球折叠设备市场增速放缓,2024年出货量同比下降11.3%,消费者更倾向购买轻薄直板设备。
目前,折叠iPhone原型机已通过初步耐久性测试,但量产仍需克服铰链良率、屏幕均匀性等难题。行业预计,苹果或于2026年第二季度公布具体发布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