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官网及 App 订购页面,对 SU7 新车订购页面措辞进行了调整。其中,小米 SU7 标准版搭载的 Xiaomi Pilot Pro,由 “小米智驾 Pro” 改名为 “小米辅助驾驶 Pro” 。而小米 SU7 Pro、小米 SU7 Max 搭载的 Xiaomi HAD,“小米智驾 Max” 也改名为 “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
据小米官方介绍,端到端辅助驾驶支持车位到车位,上车就能用。场景进化后,可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辅助驾驶,上车仅需设置导航,ETC / 闸机辅助通行,窄路 / 环岛通行、停车场寻位泊车等都可以请辅助驾驶来完成。
另一边,鸿蒙智行官网对问界 M8 的 ADS 功能介绍时,虽然采用了 “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但在文末备注 “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HUAWEI ADS)仅为辅助驾驶而设计,并非自动驾驶,不能取代驾驶员的专注驾驶和准确判断。”
此次小米对相关名称的调整,或与近期工信部的相关要求有关。4 月 17 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深刻领会相关通知要求,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不仅是小米,此前特斯拉也将自家 FSD 更名 “智能辅助驾驶”;比亚迪的 “天神之眼” 智能驾驶系统也已更名为 “驾驶辅助系统”。
有分析认为,随着相关监管政策的明确要求以及行业规范化进程加速,后续或许会有更多车企对智能驾驶相关的名称及宣传话术进行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