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哈苏90v新头迟迟不出场,越来越多的用户把目光看向了老一批xcd镜头。这颗90f3.2镜头依然由日东光学(nittoh)设计,设计师未知。
整体结构颇具sonnar血统,第二片材料S-FPM3,倒数第二片为S-FPL51,都属于低色散的ed材料。
中长焦的焦段使用sonna构型,光圈也不大,用料也没很吝啬,这几点合在一起素质怎么都不会差。
但是模拟出来后素质怎么看都不高,轴向色散120微米,色散很多,观察色球差图(图三),656nm的红光波段和435nm波段的紫光靠的比较近——一起离主波段很远,意味着这支镜头直观上色散就很多,球差整体略微欠矫,有利于营造柔和焦外——但是影响了分辨率。像散较多(图四),与慧差一起将边缘像点拉成了三角形,这些都可以在离焦点列图(图五)上得到直观的体现。图六为离焦点列图,可以观察到前景焦外也受到了像散慧差的影响,同时外围受红色色球差影响由=有明显红边。
而分辨率更是平平无奇(图七为f3.2全开),中心80线依稀可辨,高频细节勉勉强强得到保留,然而过了中场因为像散的增加,分辨率大跌,收缩光圈到f4(图八)中心进一步抬升,边缘依然拉跨,f8后不再提升(图九),此时与其说撞了衍射,不如说是因为光圈缩小艾里斑变大撞上了像点,不想评价。。
可能有人会查官方的mtf图来驳斥我说“你这个怎么测的不准”,我可没说过我测得百分百准,我只是在介绍专利与专利模拟,从专利产出到实际生产或多或少有所调整,大多都是向着利于生产的方向调整。所以结合实测显得尤为重要。但这不是重点,我来告诉大家官方怎么在mtf测试中骗人,最后一张图里我放了一张单色光mtf,展现了这个镜头在546nm时候的单色光mtf,成绩很好看吧,但是没啥用,为了模拟人眼能捕捉到的波长,通常需要使用标准白光(多个波长并且对应加权)进行测试,才能做到‘尽可能客观’,而不是拿单色光mtf来糊弄人。
(来自小红书用户@一人一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