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阵营难以望其项背的号召力,苹果为何会有如此强大的粉丝效应?
张泓杨

众所周知,智能手机行业除了更新换代速度快之外,还有一个有趣之处就是,明明是消费电子行业,却总能搞出些类似娱乐圈的名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点就是厂商们运营出的粉丝效应。

例如小米的粉丝叫米粉,华为的粉丝叫花粉,realme的粉丝叫真粉,iQOO的粉丝叫酷客等等。说是粉丝,其实说白了只是各家厂商的一种营销手段而已,将自家产品的用户群体称作粉丝,不仅便于造势,更凸显了品牌和用户的联动性。

但不难看出,粉丝这一说法不过是品牌的一厢情愿罢了。就如前锤子科技CEO罗永浩所说,他就从不喜欢将用户称作粉丝,而是更愿将其称作品牌和产品的支持者。当时听来觉得老罗的这一逻辑从商业角度上好像很奇怪,还有不愿自家品牌多些粉丝的?但其实,支持者这一称谓远比粉丝要来得实在,毕竟粉丝会轻易地粉转黑,而支持者却明显更加忠诚可靠。

然而,无论是粉丝还是支持者,就用户号召力和粉丝效应的角度来看,所有Android阵营的品牌加在一起,都未必是苹果的对手。

可以看到,作为全球头部智能手机品牌,同时也是全球TOP级的科技企业,苹果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着为数众多的狂热支持者,江湖人称“果粉”。而不难看出,果粉们相比其它一众Android品牌的支持者,最大的优势就是捧场,苹果只要在iPhone等终端设备上新增了一项之前没有的功能,无论苹果是不是首发,是不是真的创新,也无论是否借鉴了其它手机上早已屡见不鲜的功能,都会有大队果粉为其振臂一呼、大声叫好。

例如,苹果为iPad采用了电容式指纹和电源键二合一的设计,果粉们大呼“哇!”iPhone比安卓晚了若干年才用上高刷屏,果粉们大呼“哇!”在安卓阵营百瓦快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的背景之下,iPhone告别“五福一安”,用上了20W“快充”,果粉们大呼“哇!”

看到这儿,你还能说广大果粉们不够捧场吗?

虽然对于苹果这种强大到令人诧异的粉丝效应和品牌号召力,我们难以理解,但从商业角度上看,于苹果品牌自身而言,无疑是一项其它厂商难以望其项背,或者说是眼馋心热的本事。

那么,苹果的这种粉丝效应究竟是如何修炼成的呢?我们一起往下看。

“故事大王”

首先,苹果在商业上的成功源自于其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最会讲故事的科技企业之一。

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领域的知名品牌都是因为故事讲得好而风靡全球。例如某享誉全球的奢侈品服装品牌,其最深入人心的事迹就是,早在两百多年前,两名在某国小镇上做织工的妇女,通过用边角料布头拼接缝制纯手工手包,后来闻名海外,继而成为了这一品牌的开山鼻祖,这一故事也作为一段佳话流传至今。

无独有偶,苹果公司自创始人乔布斯时代起,便将一个又一个超凡脱俗,足以令用户产生共鸣的品牌故事向外界传递,从创始人乔布斯的创业经历、心路历程,再到产品研发的理念和初衷等等。苹果就是通过这样一个个生动的品牌故事,向用户传达着属于自身的品牌理念和产品哲学,让用户产生认同感、参与感,并使之逐渐深入人心。

人文关怀

早些年,当笔者还在读大学的时候,用自己打暑期工赚的钱买了人生中第一台苹果手机,那就是2013年发布的iPhone 5s。

在下单之前,我曾特意上苹果官网细查了一番关于手机的各项配置参数,当时令我感到最疑惑的一点就是,当看到关于电池续航这部分参数的时候,苹果只是写了这样一句话,“可以提供XX小时的视频播放”,而不同于其它手机厂商,会将手机所搭载的真实电池容量标注出来。

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体验大于参数”,同时也是苹果的高明之处。很显然,相比例如“4000mAh”这种冰冷的配置参数让多数普通用户看不懂到底这块电池日常能让我用多久,苹果这种场景化的功能描述会更具温度,同时也是人文关怀的体现,并且可以拉近品牌、产品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写在最后

由此观之,苹果这种让一众Android手机厂商难以望其项背的粉丝效应和品牌号召力,绝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并非偶然。可见,无论是能把小事讲成故事的这种营销段位,还是能在细节之处诱导用户产生共情的能力,都是值得其它品牌学习和借鉴的。

相关文章
全部评论
钱纪韫
发表评论
回复:
发表回复